
重阳节演讲稿15篇
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重阳节演讲稿1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苏东坡《丙子重九》诗:“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这个“重九”指的就是重阳节。根据历史上的风俗习惯,重阳节都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西周初年,人们就认为“九”为“阳”数,《周易》即以阳爻为九。后来,人们认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故称重阳。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里曾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重阳成为节日,始于东汉时期。南朝的吴均《续齐谐记》有这样一段记载:汝南桓景,从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全家登上上岗。傍晚归家,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即离开家庭,去到高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惯,并形成了节日。
桓景避难所登的山冈,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西汉时期,“汉高祖四年”在上蔡县置汝南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即今上蔡。从春秋至汉代,桓氏一直是上蔡声势显赫的家族。《盐铁论》的《大伦》篇有:“孔子适蔡,桓魑害之。”“蔡”,即今上蔡县。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多皆伴行,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随从,并有武装保卫。
桓魑能够组织一定的人力对孔子进攻,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与桓氏家族之强。古代,人们由于血缘关系及生活环境限制,一个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如:陈留,为蔡氏家族所居地,东汉时有蔡邕、蔡文姬。桓魑这个家族之汉代,有桓宽。
桓宽是位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学者,博通经典,善属文,《盐铁论》即是他写出的;汉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从桓宽的官职、学识,说明上蔡桓氏仍是个显赫的家族。东汉时期的桓景,当是这个桓氏家族的成员。
桓景登的山冈,春秋时名冈山。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高97米,上土下石,今名芦岗。上蔡境内唯此岗最高,登上岗陵,可以了望四野。桓景所登之地,应即此岗。
伴随历史进展,重阳节迅速传遍全国,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谓:“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又云茱萸会。到了唐代,诗人并以此为题写了很多诗篇。如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本是香气浓烈的植物,桓景用茱萸装进绛袋佩戴,原是为了?邪避灾。到了唐代,已经变为插在头上的装饰品了。
重阳时节,秋意正浓,,天朗气清,叶红菊黄,正是登高望远,饱览秋色的大好时机,和清明节“踏青”春有同样富有诗意。重阳节的起源地上蔡,自古就有登高远眺的习尚。
上蔡县城西南的芦岗上,有蔡侯玩河楼,高踞蔡国古城之上。登上楼台远眺,西面?岈翠峰插云,东面洪河蜿蜒若带,周围数十里的村落、田亩、丘陵、林木、道路、沟渠,星罗棋布,均历历在目。尤其上蔡县城,房舍栉比,街道纵横,人如流水,车若矫龙,每当夜色降临,灯火齐明,互相交织,汇成灯海,不能不令人叹为奇观。因此,明清以来,经常有人到此登高赋诗。清人冀景隽有《望河楼剧饮》诗,李士英有《重阳偕友登望河楼》诗,均描写在望河楼了望景色和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情况。
据文献记载,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可令人长寿。南朝梁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茱萸味辛苦,可以除风散寒,止痛;蓬耳今无其名,未知起何作用;菊花有浓厚的香气,能够除风明目解毒,用之泡酒,并可活血理气,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这可能是当时的验方,所以梁宗凛说它可以令人长寿。现在国家规定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即取祝老人长寿之意。
重阳节演讲稿2尊敬的退休教职工:
您们好!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我们继承优良的“敬老”传统,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在职教职工,代表学校工会向我校的退休老同志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
今天应到会老教师人数11人,实到8人,感谢你们在百尽快中抽空回校参加这个会议,在座的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是我校的宝贵财富。想当年,您们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首人生的赞歌。今天,学校的蓬勃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校的不断发展更是蕴含着您们的劳动和智慧,凝结着您们的青春汗水。今天您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言献策,发挥您们的优势。在您们身上凝聚着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新一代学习的榜样。
在此,衷心地希望我校退休教职工一如继往地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关心学校,支持学校的建设。我相信,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新一届的学校领导下,有退休教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团结奋进,一定会取得车田初中更大的进步。
“最美莫过夕阳红”。最后再次祝全校退休教职工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重阳节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今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电视台在前年重阳节作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调查:请问,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个小时内,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占69.24%;“都不知道”的有338票占18.37%;“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占12.39%。说实话,看了这些数据,实在是有些刺眼,实在令人担忧。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三小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孙子。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 ……此处隐藏6783个字……福我们可爱的前辈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
重阳节演讲稿13尊敬的各位老年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橘红橙黄、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温馨的“国庆节”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又一个传统敬老节日“重阳节”。在此,谨让我代表开县XX三校百余老师们和千余少先队员们向在座的各位老年朋友们道一声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XX三校在家长和你们的支持下,开展了礼敬老人 送上温馨 送上健康系列活动,“孙孙小队”们三年进行一次交接仪式,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从没有间断过。我们开展这系列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培养他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同时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力,更通过歌舞器乐表演等形式,展示我们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感谢各位老年朋友们,感谢各级关心支持帮助我校的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让孩子们实践学习的场所,在敬老活动二十多年里,使我们的孩子受到了一次次非常好的道德教育——孝心教育。
金秋十月精神爽,丹桂飘香人寿增。最后,再次祝愿各位老年朋友们健康长寿,笑口常开!同时也希望队员们好好学习,以最优秀的成绩来报答我们的长辈,把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谢谢!
重阳节演讲稿1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九九重阳,敬老爱老》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佳节了。
重阳来源于我国古老的《易经》,因为《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时常有瘟魔作乱。有一个青年恒景不畏艰辛,终于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学会了降妖剑术。他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高山上,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以避邪。中午时分,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的瘟魔冲出,再也动弹不得,恒景将其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登高,免灾避祸。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都是重阳的活动。
农历九月九日,也是传统的敬老节。九九重阳谐音“长长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今日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起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今天,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责无旁贷。
尊敬老人,先从尊重自家的长辈做起。家中的长辈总是将最好的留给我们,做得再多也无怨无悔。家家有老人,且人人都会老,伴随着我们的长大,他们的乌丝变白发,身形渐憔悴。而我们就这样毫无表示的接受吗?其实老人更需要关爱,我们在生活中的一句真心问候,就能给老人们增添一份天伦之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成为他们回味永久的幸福。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仅要关心家中的老人,还要关心社会上的老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着老一辈人的艰辛努力,他们奋斗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倡导敬老爱老也是尽社会的责任。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尊敬老人的学校是进步的学校,尊敬老人的学生才是文明的学生。“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敬老爱老,我们义不容辞。
又到重阳佳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抽出一些时间,给家里的长辈们打个电话,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当然,这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平日可以多陪他们聊聊天,做些小事,表达你的爱。同时也要向社区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老有所乐”!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重阳节演讲稿15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第二号选手张文达。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敬老爱老,从我做起》。
我们熟悉的“老人”一词,诞生在中国这样一个老龄化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尊老爱老,扶老扶老,这一切要怎么做才能真正落实?
翻开历史书,走进时代的海洋。也许,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案。
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做儿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战国时期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东汉时期,董永在父亲亡故后,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安葬父亲的费用。敬爱的毛主席,在家乡的宴饮上,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敬酒。敬老爱老的事迹,数之不尽,敬老爱老的人,不分等级。 其实,我们要尊敬爱护老年人。
第一,是因为阴阳调和,万物源起。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哺育我们成人。他们用青春滋养我们成长,而岁月,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无情的皱纹。在岁月的沉淀下,他们便如一本老书,明理和涵养已浸入内里,多陪老人说说话,别让他们被孤独的封存在岁月的长河里,多陪老人聊聊天,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将会帮我们拭去俗世的虚假与浮华。
第二,老一辈人用他们的辛勤奋斗,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他们曾经的艰辛,就没有我们今日的享乐。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他们,再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面对重新归于平凡的他们,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努力,让他们享受颐养天年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着他们奉献的同时,无愧于心。
第三,春秋交替,岁月流转,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才会恍然明白父母亲人的不易。不要让自己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才后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点,关爱今天的老人,就守爱明天的自己。
21世纪,一个物欲横流,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曾发表讲话,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调,要让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敬老爱老。让我们在新世纪,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敬老爱老的伟大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和孝心,从我做起,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天下所有爷爷奶奶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