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 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

时间:2023-05-15 16:11:17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1

欢迎参观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的丹东市,东临浑江河口,西临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该景点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中朝景色独特。

鸭绿江因水的颜色而得名。绿色的河流就像公鸭子的绿色脖子。以前人们叫它鸭绿江,一直延续到今天。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山、吉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流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之间的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约300公里。这段河很宽,两岸风景优美。河口附近盛产银鱼。

鸭绿江建桥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修建了一座铁桥,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修建了两座桥梁。第一座建于1920年,是一座开合桥。在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这些码头今天仍然存在,现在有了一个端桥旅游区。第二座桥建于1940年,是一座全长940米的铁路公路桥,由中朝双方共同管理。它是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主要交通路线,也是游客赢得观光的景点。

现在我们看到第一座桥,也被称为断桥。建于1920年,当时被美国飞机炸毁,由日本韩国总督府铁路局修建。这是一座单线铁路桥,有直梁和桨式桥面。抗美援朝战争中,断桥是志愿军出国的主要通道,也是运送战略物资的大动脉。1950年,它被美国飞机炸毁,成为一座废弃的桥梁。它于1993年作为一个景点开放供人们参观。

旁边的炮楼是日本卫队守卫大桥的主要防御工事。五层的炮兵楼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好的公路防御炮兵楼,也是日本侵华的铁证。

我们左边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桥,也是著名的& lsquo鸭绿江中韩友谊大桥。这座桥是一座双轨铁路桥。这座桥通向铁路,又通向公路。当时的路面是用木板铺的,1977年更换水泥板后就不修了。鸭绿江大桥多年不大修的钢梁已经生锈,损坏路面300多处,部分桥面移位断裂,削弱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朋友们,我们现在在虎山风景区。虎山风景区位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主要有长城、睡美人、中朝边境通道、古栈道等景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是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丹东市宽甸县虎山乡。据研究,它建于1469年左右,是中国明朝长城的东方起点。横跨祖国千山万水,西接甘肃嘉峪关长城。堪称古人留下的建筑丰碑。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在1992年重建的。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本着文物“以旧换新。根据原理,修复后的长城走向和敌楼、墙台、烽火台位置与文物考古发现原址一致,基本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伟外观。

这座山就是虎山,是一座从鸭绿江突出的孤山。仔细一看,它像一只老虎蹲在那里,因此得名虎山。

现在请跟我去长城。明长城的建筑结构非常完整,包括城墙、城台、敌台、烽火台、门户等部分,在这座虎山长城上基本可以看到。

这是明代长城第一座烽火台虎山的顶峰。从烽火台往外看,可以看到朝鲜丹东、江城、新义州的高楼大厦。

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深深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伟大民族的心中!

欢迎再次来到丹东鸭绿江风景区。再见!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导游员×××,今天,我陪同大家游览鸭绿江。现在我们来到了中朝的界河鸭绿江。

鸭绿江是辽宁省第二大河流,江水蜿蜒舒缓,碧波浩渺,直接注入黄海。沿岸青山层峦叠翠,几十道峡谷幽深奇奥,江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加之褶皱奇特的江岸,苍秀繁茂的植被,珍惜奇异的鸟兽,构成了以水景为重点,山景相呼应,山水层次分明,借景朝鲜风光纷繁绚丽的自然景观。

鸭绿江风景区在我国这一侧有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虎山长城、近代日俄战争遗迹,现代桥梁和大型水利工程,组成丰富的人文景观。现在划分为六大景区,即江口、大桥、虎山、太平湾、水丰、绿江景区(有关六大景区的详细资料请见《走进鸭绿江》一书)。

丹东市就位于美丽的鸭绿江边,位于核心景区的沿江沿海平原上,她有“万里海疆第一边城”之称——万里海疆(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东端——西端为北仑河口)的东端起点;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流经丹东市境内的鸭绿江段,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请您注意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全长795公里,上游段位于吉林省境内)。总流域面积61900平方公里,中国一侧32500平方公里,丹东境内11700平方公里。

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在很早以前,鸭绿江的古称为马訾水。

您看:右岸就是有着十年历程的丹东市商贸旅游区,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赋予了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以新的生命力;连绵数十里的城市建筑让人们更加体会到江城人对水的偏爱。

在右岸,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边境滨江观光大路,这就是丹东市的鸭绿江景观大道。这条与鸭绿江并行的大道一直延伸到上游的虎山脚下。巍巍虎山屹立在江边,俯视着秀美的鸭绿江,见证者悠久的历史。

在右岸,人们或漫步于江边美丽的广场,或戏水于江上;人们尽情地以各种方式玩水,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江城的`独特美丽,创造着新时代的凯歌!

您看:左岸是朝鲜的新义州。丹东市与朝鲜碧潼、清水、义州、新义州隔江相望。

那是一片吸引世界目光的国度。那是一片曾经燃烧战火的土地。新中国几十万的优秀儿女血洒在那片土地上,用鲜血凝成了中朝友谊,用鲜血换来了和平。

人在江上游,江水船下流。是鸭绿江造就了了两岸美丽的风景,是鸭绿江养育了两岸勤劳的人民。看到这水清如碧的鸭绿江,您也许会问,鸭绿江是中国北方第几大河流(辽宁第二大河流,黄河以北地区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内是中国北方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鸭绿江与国内著名的河流有何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江鸭水向西流,只要您翻开中国地图,万里海疆的东端起点就是鸭绿江河口(她与最南端的北仑河口相距1万8千公里)。由于上游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如今鸭绿江的水位较低,很难行使大型船只了。

游船载着我们尽可能地靠近对方的岸边行走,这就是鸭绿江旅游的一大特色——只要不登上对岸就不算越界,这种情况在所有的界河中是不多见的。

大家看:前面那座飞跨鸭绿江的“中朝友谊桥”是丹东至新义州的铁桥。它于1937年4月动工兴建,1943年5月竣工,全长940.8米。在它的旁边有一座断桥——就是鸭绿江断桥。

……此处隐藏3279个字……这个桥就是鸭绿江断桥,鸭绿江断桥以其建造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而为人们所瞩目,被誉为鸭绿江上第一桥。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人以坚船利炮彻底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丹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为了加速对外扩张,全面侵华,掠夺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1905年,由日本人勘探设计,开始修建东京—新义州的京义铁路和丹东—沈阳的安奉铁路。这两条铁路是日本打通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线,对侵略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把两条铁路联接起来,日本迫切需要在鸭绿江上架设桥梁。

1908年日本人在没有征得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首先从朝鲜一侧开始建桥,在工程过半时才与当时清政府沟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压力下,违心同意在中国一侧建桥。从1905年设计到1911年建成通车,共历时6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役使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大桥全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中朝双方各6孔。中间铁路路面宽5米,两侧各有人行步道3米。大桥钢梁结构为曲弦式,共12孔;自中方起1—6孔每孔跨度为91.44米,7—12孔每孔跨度为60.96米;桥面为钢梁结构,上面铺设木板;桥墩采用沉箱技术,为钢筋水泥浇注,外砌花岗岩。中方第四孔设有旋转式“开闭梁”。1950年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1993年开放成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为了和平

这组雕塑是根据1950年10日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师过江的真实历史,真实人物制作的高5米,宽12米青铜艺术作品。雕塑背景是旗海,代表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之时,中国共D和毛泽东主席根据金日成主席的请求派出志愿军赴朝参战,并在全国掀起波澜壮阔地伟大抗美援朝运动。

整组雕塑既保持了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磅礴气势,又体现了志愿军开进时“雄赳赳、气昂昂”的惊世壮举,也突出了彭德怀这位举世闻名的统帅坚定的意志和浩气。它将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丰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的见证安放在历史发生地——鸭绿江断桥桥头。

雕塑塑造了26位志愿军统帅、领导和英模人物形象,彭总左边是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右边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蔡正国。吉普车后边是首批过江的志愿军核心领导:邓华、韩先楚、洪学智副司令员、解方参谋长、杜平政治部主任。

(前排左起)依次是特级战斗英雄、荣获朝鲜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荣获朝鲜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一级爱民模范、荣获朝鲜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的罗盛教。一级战斗英雄、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杨春增、杨育才、(后排左起)李家发、许家朋。一级战斗英雄王海、贠宝山、雷宝森。特等功臣、英雄司机尹继发。国际和平战士姚庆祥。一等功臣、创造世界战地救护史上奇迹的女战士刘秀珍。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7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含朝鲜水面),保护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在早以前,鸭绿江的古称为马訾水。鸭绿江古称坝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流经丹东市约300公里。此段江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在入海口一带,盛产大银鱼。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始建铁桥,先后在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建了二座。

第一座建于1920xx年,是座开闭式桥梁。1950年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桥墩至今犹存,现辟有端桥游览区。第二座桥建于1940出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940米,属中朝两国共管。它是中朝两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观光览胜的景点。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一览中朝两国风光而独具特色。

鸭绿江风景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与朝鲜碧潼、清水、义州、新义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缓,两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古代城堡遗址,明代万里长城遗址、近代战争遗迹,现代桥梁和大型水利工程,组成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景区分为六大景区,即江口、大桥、虎山、太平湾、水丰、绿江景区。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8

大家好,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鸭绿江大桥。鸭绿江大桥是横跨中朝两国的国境桥。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历经抗美援朝战火的洗礼,铭记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现在,我们依然能清晰的看到桥梁铁架上的众多弹痕和残留的弹孔。1950年,我志愿军35万人马就是从这座桥上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这座大桥始建于1935年,1950年8月份,美军出动数十架飞机侵入临江上空,向鸭绿江大桥和附近的临江火车站狂轰滥炸,大桥靠近朝鲜的一端被炸毁,1955年5月,中朝双方重新将友谊之桥修复畅通。桥长600余米,高20米,宽10米。

这里有个历史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950年8月11日,当4架敌机向停在临江火车站一列装满作战物资的机车扫射轰炸时,临江火车司机徐国臣,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机车驾驶室,将军列向等避洞开去,敌机立即跟踪追炸,向列车头狂扫不止,徐国臣驾驶机车的四个手指头被打掉,鲜血直流,但仍坚持将列车开进了山洞,保住了机车。1951年,徐国臣被评为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徐国臣舍身救列车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热潮。来到桥上,人们凭吊英灵,缅怀先烈,企盼世界永远和平,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志愿军铁流滚滚,雄师劲旅的雄姿和风采。

鸭绿江大桥其实有两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桥于1920xx年5月动工,1920xx年10月竣工,由当时的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始为铁路桥,十二孔,长944.2米,宽11米,从中方数第四孔为开闭梁,可旋转90度,便于往来船只航行。第二座桥始建于1937年4月,1943年启用,距第一座桥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经美国飞机多次轰炸,第一座桥毁为废桥,只剩下半截,朝鲜一侧只留下光秃秃的几个桥墩。

第二座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鸭绿江大桥还在使用中,是联系中朝两国的纽带。这座桥于一九三七年开工建设,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桥上行铁路,下行公路。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多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重能力减弱。

新的鸭绿江大桥项目正在规划与洽谈中。横跨鸭绿江两岸,为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桥梁,是丹东与朝鲜之间新的交通要道,也是未来鸭绿江江面之上的一大景观点。大桥采用斜拉索形式,体现现代主义的设计精髓,造型优美、气势磅礴。

《丹东鸭绿江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