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涯规划
高中生涯规划 篇1新高考方案公布后,“自主选择”这个关键词,不断激荡着大众的注意力。在新高考改革方案里更加需要学生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如何认识自己?
人脑就像一座巨大的森林,里面有千万棵树。树有树干,树干长出树枝,树枝又长出细枝。生涯规划的结构也是一样,一个主题,分出许多的子题,而你的每一个人生就储藏在子题内。
初中生如何制作生涯规划?
一开始要把主题写在纸的中央位置。如此,就会强迫你去界定这一主题的核心理念——这是学习的起点。
尽量保持“主题”的精简,如此,你才有足够的空间围绕着核心理念,陈列所有的“副题”。这些副题就像轮辐一样和主题联系起来。(见图例)
⑴ 制作生涯规划尽量使用“关键字”
目的是为了把握事实的精髓,以便我们时刻可以回想起整个内容。因此在陈述时,最好多使用关键动词和名词。你只要用草草几个字写在生涯规划目标上,就可以发挥功用了。
⑵向外扩张
做笔记的方式是从主题的中心向外扩张,主要的分支最好维持在5到7个。
⑵ 使用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
使用多种表现方式,会使你的生涯规划更加容易记忆。为了增加多样性,使用文字的大小也可以有所变化,重要的字词可用较粗的笔来画写。
⑶ 生涯规划要像个公布栏
生涯规划上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内容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白,好让文字和形象能凸显出来。用字遣词要大胆、易记,语不惊人死不休,让那些文字好像要跳出来的样子——能这样最好!
⑷ 生涯规划要多“彩”多姿
利用彩色笔将重点或主题标示出来并将彼此间的关系显示出来,越生动活泼越好。
⑸ 生涯规划要熟能生巧
别想一蹴可及。事实上,如果你一再重画,你的生涯规划将更完美。因为多做几次后,对各细节的印象将更深刻。
⑹ 做你自己的事
生涯规划的制作不需要高深的制图技巧。重要的是,你要展现自己的风格。尽量发挥你视觉上的想象力。再次强调,尽量用图画表达意思。你不需要很高的美术才华,用自己的风格,做自己了解的生涯规划,以便能深刻记住,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成功生涯的要素=兴趣+潜能+人格
我们知道成功生涯的要素=兴趣+潜能+人格,那通过制作自己的生涯规划时我们会发现自身的兴趣所在,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学会自主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主成熟。由此可见通过生涯规划有助于初高中的学生认识自己,并会扩大我们成功的概率。
高中生涯规划 篇2《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的传授,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觉察、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联系,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加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为未来职业所做的策划和准备。著名的生涯发展研究者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高中阶段处于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时期,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是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进而自己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发展方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一)养成终身发展规划的素养
对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将会有利于高中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很多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仅仅在高二文理分科时或者是高三毕业的志愿填报时才重要,这是一种偏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以职业指导为主线,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生涯规划教育强调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能力、价值观和需要等,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作出明智的选择。
(二)增强自主的实践能力
现代德育观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指向应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应为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和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弊端不仅表现为手段上的单一,以教化为主;还表现在理念上的落后,脱离生活和社会现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塑造这一自我成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形成职业意识并进行职业探索,这有利于高中生明确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激发成才动机并付诸实际行动。
(三)拓展德育新思路
选择了一份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所有这一切都由自己把握。自己需要什么,有时候需要走近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澄清自己的需要。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访谈、调查实践的方式走进大学、走进专业,走进各行各业,对职业生涯产生初步的认识,明确今后的目标,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和规划未来。这既增加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与社会的了解,也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探索以实践为取向的学校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
规划好自我职业生涯,不仅仅是在未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引着我们努力寻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创造一些平台来帮助学生积极挖掘身上的潜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与决心,促进他们不断追寻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提升生涯自主意识与责任
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系统、有步骤地来开展。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逐渐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认识它对人生的重要价值,开始对于职业有些探索,对职业、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将有益于高中生明确今后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人生规划,指导具体的生活与学习。
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只有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成长。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高中生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缺乏正确的方法全面了解自己。我们通过团体活动“找位置”“认识你自己”“个性的底色—气质”“人生价值拍卖会”“为人生植一棵能力树”等课程从气质、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为合理的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充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及所处的情势,自己的优势所在,完成对自 ……此处隐藏12782个字……业目标,让学生对职业也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在进入社会初期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当学生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且制定了良好的生涯规划之后,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努力的奋斗,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学生填报志愿以及在未来的就业中作出明智的选择提供有利的帮助。其次,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并且付诸行动。
二、高中德育的新途径
1.开展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
基于高中生对生涯规划的不了解,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的自我认知,同时也能够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并且清楚生涯规划对我们整个人生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之后,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并且利于学会僧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做好各方面的计划。高中生还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唯有清晰的认识自己,才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建立在对自身有十分清楚的认识之后。比如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列出自己亲朋好友从事的职业,从而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能力制定自己的未来规划。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科学的测试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兴趣,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划意识。
2.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生涯规划教育效率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对生涯规划教育越发的重视,而从事生涯规划的教师大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或者是由班主任来完成,使得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不理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体现。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各方面综合能力比较强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首先,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一定要十分热爱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其次,熟悉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对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再者,学校还要定期的给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化的培训,让他们接受最新的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传授给学生。只有培养比较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才能够让生涯规划教育保质保量的完成。
3.开展生涯规划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班主任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主题班会是目前班会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了解学生的生涯规划,并且指导学生制定正确的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规划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以“十年后的自己”为本次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生涯规划,并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涯规划。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并且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比较了解学生,因此在开展班会时更加高效。通过主题班会的活动,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理想的“自己”,同时也能够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目标,并且提高自身的规划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从这个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涯規划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学校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划,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做好自己的规划,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但是当前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还不成熟,需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从而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1]伍辉.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 探索高中德育的新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xx(8):122-123.
[2]索朗旦增.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在中学生生涯规划中效应浅析[J].魅力中国,20xx(19):207-207.
[3]吴琼霞.走向自主和实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xx(20):13-15.
高中生涯规划 篇13一、引言
古语有云: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在校高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规划书,我们才会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时刻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才能为自己谋得精彩人生!
二、自我分析
通过冷静的自我剖析,理性的思考,我对自己的性格及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这使我写下了如下的职业规划书: 职业兴趣:
我的理想职业是在外企当一名注册会计师,我希望自己将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注会无疑是最佳选择,我现在是一名高二学生,希望高中毕业后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职业能力:
我相信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大学阶段的学习,在专业方面,我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个人特质:
我的个性比较温和,有耐心,有极强的责任心,与同学关系相处融洽,但是不太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我选择注会这个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希望可以锻炼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职业价值观:
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喜欢并可以胜任这份工
作,我认为注会是一个比较适合我的工作。同时,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外企的工作人员,对于外企有更多的了解和期待,可以保持一种进取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时间,有能力,也有优势进一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胜任能力:
优势:
1、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
2、责任心强,有耐心
3、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融洽
劣势:
1、不擅长与陌生人沟通
2、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社会经验
三、职业分析:
通过与家人的集体讨论以及在人才市场所作的调查,在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我对影响自己职业选择的因素和相关情况作了如下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我的母亲是一家外企的工作人员,她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我们整个家族对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获得好的工作,父母希望我可以找份稳定的,待遇不错的工作,注会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
社会环境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普遍出现找工作难的问题。应对这一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刚步入高中应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我们不仅要和同等学历的其他高校毕业生比,而且还要和专科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人比。所以,唯有加强自身竞争力,才可在这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注会是当今比较热门也比较稀缺人才的一个专业
2、职业分析:外企工作环境相对单纯,对注会本身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
3、企业分析:能够在工作期间得到出国进修的机会
4、地域分析:之所以选择上海,首先是因为它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且父母会在我工作的地方定居,也希望他们能过上现代化,高节奏的舒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