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工作方案模板集锦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方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作方案 篇1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经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研究,决定开展脱贫攻坚县级交叉排查工作。为确保交叉排查工作顺利进行,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时间安排
20xx年9月17日-26日。9月17日上午9:00召开工作部署和业务培训会。9月17日-21日赴各乡镇(园区)开展实地交叉排查工作,9月25日完成各乡镇(园区)交叉排查报告,9月26日下午下班前将各《乡镇(园区)交叉排查报告》、《交叉排查情况反馈意见表》、《交叉排查县直帮扶单位情况统计表》、《交叉排查调查发现问题清单》及各类进村入户调查表等报至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办公室。
二、排查范围和对象
脱贫攻坚交叉排查的范围包括全县16个乡镇和2个园区的135个农村村居。
1、调查对象为20xx年拟脱贫户、20xx—20xx年脱贫户、未脱贫户和边缘户四类。其中:
(1)20xx年拟脱贫户。根据各乡镇(园区)上报的20xx年拟脱贫户名单进行调查,实行“户户到,全覆盖”。
(2)20xx—20xx年脱贫户、未脱贫户和边缘户。每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随机抽取20xx—20xx年脱贫户各3户、未脱贫户和边缘户各2户,共计10户,实行重点调查。
2、对照“村出列”的四项主要指标,对43个贫困村的相关出列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查。
三、排查内容
重点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三落实”“四个一致”和“四率一度”和,实地调查各乡镇(园区)“四类对象”,对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对象识别和退出情况、贫困村出列情况排查、分析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
到村到户帮扶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效,到村到户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效益。拟脱贫户收支监测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贫困人口识别和漏评情况,贫困人口退出和错退情况。帮扶责任落实情况,未脱贫户和脱贫户的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群众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和帮扶工作的满意度。贫困村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双基建设及出列资料整理情况。相关基础资料规范情况。结合此次排查,对县脱贫攻坚排查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四、排查方式和流程
排查采取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查阅相关村(户)档资料、问题核实等方式进行。
1、查看档案资料。了解村级脱贫攻坚工作完成情况,查阅村级档案和贫困户留存资料,重点查看20xx年拟脱贫户相关档案资料和各村村级档案资料。
村级档案资料,主要有:
(1)20xx年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资料;
(2)20xx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资料;
(3)20xx年县排查组反馈问题整改台账;
(4)20xx年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开展资料;
(5)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特色种养业达标、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基地等资料;
(6)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危房改造、住房提升及“水入户,村出列”项目实施情况;
(7)“双包”工作落实情况。
20xx、20xx年脱贫户留存“一户一档”档案资料,主要有:
(1)扶贫手册。
(2)贫困户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
(3)20xx年、20xx年、20xx年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申请登记表,及验收意见表;
(4)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表;
(5)乡村协议、健康服务证;
(6)18周岁以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宣传单、育肥猪保险单、政府代缴的养老保险证明等;
(7)脱贫确认表、脱贫光荣证(20xx脱贫户、20xx脱贫户需要留存);
(8)其它补充资料。
20xx年拟脱贫户和未脱贫户留存“一户一档”档案资料,主要依据《贫困户一户一档(袋)资料目录清单》(20xx年)制定的内容。
2、开展入户走访。排查人员2人一组,开展入户走访和实地查看,进行调查核实(在入户调查时,所在地乡村带路人员不准入户)。排查小组依据调查内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了解其家庭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识别情况、帮扶责任人帮扶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家庭收支、脱贫成效和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等,或通过电话回访帮扶责任人进行调查核实。
3、填写有关表格。排查人员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xx县脱贫攻坚交叉排查调查表(村)》《xx县脱贫攻坚交叉排查调查问卷(贫困户)》《xx县脱贫攻坚交叉排查调查问卷(边缘户)》的相关信息。同时,随时记录排查发现的问题,分别填写《交叉排查调查发现问题清单(村)》和《交叉排查调查发现问题清单(户)》。每天调查结束后将问题清单录入电子版并发送至邮箱ahhsfpb@126.com。
五、分析汇总和撰写报告
(一)分析汇总。每组实地调查工作结束后,由排查组汇总分析实地调查及入户访查情况,综合研判镇村扶贫对象脱贫精准度、识别精准度、“漏评率”、“错评率”、“错退率”、群众满意度;政策措施落实、帮扶责任落实;贫困村出列落实、基础资料规范;县排查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开展等情况,并填写《交叉排查情况反馈意见表》和《交叉排查县直帮扶单位情况统计表》,及时将发现问题进行全面反馈。
(二)撰写排查报告。各排查组要根据各调查小组的初评结果,汇总各乡镇和县直帮扶单位调查数据。在分析汇总的基础上,各交叉排查组要及时将各乡镇(园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评价、好的经验做法、存在主要问题、县直单位精准帮扶情况以及工作整改建议等形成书面排查报告,排查报告附《交叉排查情况反馈意见表》和《交叉排查县直帮扶单位情况统计表》,于9月26日前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办公室,电子版发送邮箱ahhsfpb@126.com。
六、排查人员安排
排查人员将从县、乡镇、村专业从事扶贫人员中抽调,主要有县行业扶贫责任单位班子成员和业务人员、产业扶贫验收工作组人员、各乡镇专职扶贫副书记(副乡镇长)或分管领导、乡镇扶贫工作站人员、村扶贫专干、驻村扶贫工作队、县扶贫移民局领导班子及业务股室人员共同组成。排查人员实行“混编交叉排查”。
实行组长负责制。各排查组组长由县行业扶贫责任单位班子成员、县扶贫移民局班子成员,对本排查组全权负责,协调处理排查期间相关事宜。各组排查情况 ……此处隐藏10299个字……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修文中心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如下:
一、评价内容 :
(一).体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体育工作管理,教学教研,一小时锻炼活动与比赛,运动队训练与参加上级竞赛,体质健康测试,体艺2+1技能,器材管理
(二)体育教学质量:其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校各种比赛。附加:参加上级竞赛获奖,包括团体奖与个人奖。
二、评价细则
(一)体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评价(100分)
1.体育工作管理(10分)。
(1)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上级上有关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其操作要领(4分)。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方案,相关体育工作的教师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学生学习纪律、评价办法(6分)。
2.教育教学教研工作(30分)。
(1)能够按体育课标开全、开足体育课程(2分)。
(2)每学期制定完善的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教师上课做到有教案、并进行课堂情况记载,教学工作总结(10分)。
(3)教学质量测试。每学期能够按照中心校的安排进行除中心校抽测年级外班级的测试,并进行成绩登记与统计,写出教学质量分析(8分)。
(4)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与培训,课堂教学活动。并做好教研活动笔记,及时写出反思或感想,经验总结或论文。发表在学校体育博客上(10分)。
3. 课外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与学校比赛(20分)。
(1)课外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12分)。
大课间:活动内容达三个项目以上,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规范整齐、学生做操是否能做到精神饱满、快、静、齐、动作准确、姿势优美,每次能做有记载,有评价(4分)。
课外活动:活动时间原则上当天每有体育课的年级进行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体育组长做到到月计划、周安排,班主任组织活动,并做好记载。冬季长跑为每天必活动内容。长跑距离一、二年级适量,三、四年级不少于1000米,五、六年级不少于1500米(8分)。
(2)学校体育竞赛(8分)。
每学年学校组织各种竞赛8 次,,少一次扣一分,多一次加1分,每次竞赛做到有安排、过程记载、成绩登记、小结、照相。
4. 体育运动队训练与参加上级比赛(15分)
学校根据中心校体育中心工作与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各种体育运动队,,有各运动队训练有学期计划,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工作,做到坚持不断的长期训练,训练有记载。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种比赛。
5.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10分)
(1) 根据上级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工作的安排,要认真、按质、按量、按时测试,上报。做到有安排、有测试成绩记录表,学生成绩登记表,各项目成绩统计表,总分成绩统计表,总结分析及相关照相。测试结果要公布,(7分)
(2)学生体质健康卡。按要求填写完整,反馈家长签名(3分)。
6. 体育艺术2+1项目(10分)。
(1)体育技能的设置与申报。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的实施方案,每学期有计划。设置学校开展“体艺2+1”项目,并向学生推荐,由学生自报(根据学校教师的特长各校应设置一项整体性体育技能)。制定各学段各项技能成绩评定标准(4分)。
(2)体育技能的训练与成绩评定
利用课堂、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各项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学段所申报体育项目的技能。按学段第一学年度初评,第二学年度总评,并发证书(6分)。
7. 体育器材管理(5分)。
器材室做到整洁、卫生、制度上墙。分类摆放器材。
体育器材记账规范,有总账、分类帐、明细账,记帐有凭证,每学年进行一次器材统计。
有相关器材使用、借还、维修、损坏等登记薄。
(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100分)
1. 课堂教学质量测评(60%)
根据区教育科有关体育教学质量的测评精神,按合我中心校的实际,每学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由中心校抽测 2 ---3个年级,其余年级学校自测,测试项目,一般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为主:复指成绩计算:及格率占6 0%,良好率占25%,优秀率占15%。
2. 体育竞赛(40%)
按中心校组织的大形体育竞赛进行评价,一般是春学段:“田径运动会”与“蓝球比赛”;冬学段“三项”比赛与“柔力球”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按中心校实际竞赛项目按平均分计。
“田径运动”与“冬季三项赛”根据分组队数,第一名参赛队数加1记分,第二名减2 分,第三名起依次递减1分,然后将所得分乘本校达标率。
其它团体比赛按等次记分:一等记40分,二等记36分,三等记32分,四等记28分。
3. 参加上级竞赛
凡代表中心校参加区级竞赛,在总复指成绩中附加:
1.以团体参加竞赛:第一、二名加6分、第三、四名加4分、第五、六名加2分。
2.以个体参加竞赛:第一、二名加3分、第三、四名加2 分、第五、六名加1分。
参加市级竞赛相应项目加倍记分(只记最高一次)
4. 教学质量总复指成绩
体育教学质量总复指 = 教学质量得分×60% + 竞赛得分 + 附加分
三、评价办法
(一)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原则
中心校将根据工作安排,及时的对各项工作作出考评。对工作过程、态度及档案资料作出及时评价,不到位的提出整改建议与改进措施。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采取灵活动多样的方法,对日常工作深入学校实地检查,送交档案检查办法进行考核评价。用优、良、中、差进行等级呈现。实现过程考核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杜绝档案资料的假性。
学期末对各校体育工作做出整体的评价,重点对在过程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与工作程序不到位问题,整改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结合过程考核情况全面完整地、客观地、对一学期工作作出评价。
过程评价按60%记,终结评价按40%。
(二)客观性原则
无论是过程性还是终结性评价,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每项工作过程、态度及档案资料从客观实际出发,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恳定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地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对以后的工作和发展作出价值判断。不主观臆断和掺杂个人情感。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多途径获取全面、真实的工作过程信息,为教师的个人发展献计献策,并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按照考核评价细则和考核程序进行考核,尊重事实,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能宽严不一,有亲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