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工作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作方案 篇1为切实做好20xx年我县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月活动工作,及时消除人群免疫空白,维持我县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阶段性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流动儿童及时入册率、建证率,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抗体水平均达到国家目标要求。首轮适龄儿童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95%。
(二)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成分疫苗首轮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95%。
二、实施范围
全县14个乡镇、9个农场和牙叉社区服务中心同时开展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月工作。
三、查漏补种对象
全县0-7岁流动儿童(20xx年3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包括本省流动儿童(无本地户口,跨市县居住的儿童)和外省流动儿童(无本省户口,在我县居住的儿童)。
四、工作职责
(一)县政府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卫生、财政、教育、宣传、药监、计生、妇联等部门共同完成此次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月活动。财政部门保障活动经费,并对经费使用进行指导和评价。药监部门对疫苗流通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计生部门要按要求做好人员落实与安排,协助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和摸底调查、发放接种告知书等工作。
(二)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组织部署、部门沟通和协调,工作经费落实、具体的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
(三)县疾控机构应根据各接种单位实际摸底情况分发疫苗、注射器,宣传资料、接种告知书、报表等,并做好培训、指导工作。在接种工作完成后负责将接种统计报表等资料的统计上报。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参与督导、评估工作。
(四)接种单位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接种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及时、主动与当地政府(街道办、居委会、村委会、社区),或流动人口较集中的用工单位、企业主等沟通联系,争取有关部门或单位的协助配合,共同做好查漏补种期间的宣传动员、摸底登记、发放告知书和疫苗补种等工作。接种单位要认真落实辖区的摸底、登记、接种等工作,工作全程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切实做到宣传到位、摸底透彻、补种完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做好摸底调查工作。
1、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划分各接种单位责任区域,实行责任区划管理,精心部署查漏补种工作。在查漏补种月期间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由领导成员组亲自带队,精选业务好,责任心强的骨干力量组成督导组,切实加强督导检查,通过现场查看资料、抽查儿童及暗访等方式督导评估接种单位摸底调查工作。
2、各接种单位要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积极参与。对垃圾村、建筑工地、采石场、养殖场、废品回收点、部队与居民结合地、出租屋、菜地等流动人口聚居地进行彻底的扫荡式、拉网式摸底调查,确保每个片区、每个流动人口集聚地流动儿童和散居漏种常住、临时居住儿童均摸底造册。
(二)做好摸底信息登记工作
1、流动儿童或常住儿童查漏补种摸底信息均应登记在《省0-7岁儿童(本地和流动)查漏补种情况登记表》(附表1-1)上。
2、各接种单位按责任区域,开展拉网式挨家逐户摸底登记工作,不允许将既往掌握的流动儿童直接转抄到摸底登记表上,也不允许只调查而不造册登记。
3、流动儿童查漏补种重点针对外省来本省的流动儿童,本省流动儿童如在异县长期居住(居住1年以上)并常规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可不必重复登记。外省流动儿童若在本地居住超过2年以上且常规入卡正常接种者可不必重复登记。
4、常住儿童只登记发现有麻疹成分疫苗漏种的对象,麻疹成分疫苗之外的其它疫苗漏种者仅纳入补种,不在摸底登记表上登记。
5、各乡镇在3月12日前完成摸底登记,根据摸底情况将本次查漏补种所需疫苗量上报县疾控中心。对查漏补种对象在摸底登记时,发现需补种的儿童,应同时向家长发放“接种告知书”,告知应注意的事项、接种时间和地点。
(三)及时开展疫苗补种。
1、补种原则:补种疫苗一律实行免费接种,各接种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推广使用二类疫苗代替一类疫苗进行补种。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工作中,对免疫史不全的儿童要按照缺哪针补哪针的原则进行补种。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首先补种1针单价麻疹疫苗和1剂脊灰疫苗,然后根据该儿童所漏种疫苗的品种,纳入常规免疫完成其他疫苗的补种,确保流动儿童均能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接种。但所有儿童不补种卡介苗。如为候鸟型居住并有明确既往接种记录的儿童,不需补种,要告知监护人在返回原居住地后完成接种即可。对8月龄-7岁无麻疹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免疫史不足的本地儿童,且无麻疹接种禁忌者,也应接种1剂次含麻疹成分的疫苗(3岁以下按免疫程序接种相应的麻疹成分疫苗、3-7岁统一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补种前确定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在本轮集中补种后,应纳入常规免疫接种管理,并按免疫程序规定给予接种第2剂麻疹成分疫苗(两剂之间至少间隔6个月)。
2、补种形式:原则上以通知、动员漏种儿童到接种单位门诊接种为主,反复动员不愿意到接种门诊补种的应及时下村入户补种;有用工单位、企业雇佣关系的流动儿童居住地可通过基层政府要求用工单位负责人、企业主配合协助动员儿童家长带孩子主动到接种门诊补种。较多流动儿童集聚地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定期进行接种。
3、规范实施疫苗接种:各固定或临时接种点应配备充足的有资质的工作人员,规范做好补种工作。在实施补种前,应仔细询问受种者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严格按照各种疫苗说明书要求掌握禁忌症、注意事项规范实施补种工作,有禁忌症者一律不给予接种,符合慎用症者要通过充分论证后给予接种。特别要注意核查补种前近期(1个月内)有无减毒活疫苗接种史(两种减毒活疫苗如不同时接种需前后间隔1个月以上,无论常规免疫及强化免疫)。接种前发放“疫苗接种知情告知书”(各类疫苗接种告知书由省疾控中心下发电子版给各市县疾控中心,由各市县自行印刷)并告知家长接种前后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加强对疑似异常反应的观察,如有可疑反应应及时报告和就医。
4、认真做好接种登记:在开展查漏补种过程中,疫苗补种记录在附表1中登记的同时,应将接种记录登记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上,已建卡儿童还需将接种记录登记在接种卡中。在查漏工作完成后应将居住在3个月以上的儿童登记入卡,居住3个月以下儿童只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即可。接种证、 ……此处隐藏8142个字……地点安排:
3月23日--3月29日下午 17:00前结束预赛。
3月30日上午 08:30进行决赛。
预赛时间和地点:临时通知为准;决赛地点:z大西校。
四、奖励办法
竞技活动优胜者将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根据参赛人数决定奖励名次及名额)。
五、职责分工
1、办公室负责运动会筹备及开展期的全面工作。
2、其他部门协助办公室进行工作。
六、几点要求
1、举办20xx年第三届春季运动会,是我公司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公司上下的共同责任,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责任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做到举公司之力,确保运动会圆满成功。
2、本次比赛是以团结进取、友谊第一为目的,教育报名参赛人员尊重裁判,遵守规则,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3、参赛队员必须准时到达指定赛场,有事者必须提前请假,如无故迟到10分钟,以作弃权处理。
4、如遇天气变化或执勤服务而影响运动会按时召开时,由办公室另行通知。
20xx年3月9日
附:第三届春季运动会具体实施方案。
20xx年第三届春季运动会实施方案
一、运动会时间:3月23至3月30日。
二、地点:预赛项目在临时通知时间及地点举行(3月23日—3月29日期间);决赛项目在z大西校体育场进行(3月30日)。
三、参加对象:公司员工。
四、组织办法:以部室为单位组织参赛(演唱、队列、篮球、勾级比赛可以大队为单位组织报名)。
五、工作流程:
1、20xx年3月15日以前各部室按照设置项目报名。
2、20xx年3月18日确定各项目参赛运动员名单,裁判员名单,大体比赛时间、出场排序等。
3、20xx年3月23日上午八点三十分,第三届春季运动会正式开始;首先进行预赛项目竞技比赛。
(一)集体项目
1、队列比赛:
比赛规则:一队10人;比赛科目:齐步、正步、跑步、静止转法、跨立、敬礼等。
时间及地点:3月30日上午;z大西校。
2、拔河比赛:
比赛规则:每队10人;现场抽签;对抗淘汰;三局两胜制。
时间及地点:3月30日上午;z大西校。
3、《z保安之歌》演练比赛:
比赛规则:10人一队;现场抽签,评委打分。
时间及地点:3月30日上午;z大西校。
4、4*100米接力赛(男子、女子):
比赛规则:限报男、女队各一组,每组4名队员;直接进行决赛。
时间及地点:3月30日上午;z大西校。
5、三公里越野比赛:
比赛规则:根据参赛人员分组进行比赛。
时间及地点:3月30日上午;z大西校。
6、篮球比赛:
根据篮球比赛的规则进行预、决赛。
时间及地点:临时通知。
7、勾级比赛:
比赛规则:三人一队,抽签对抗淘汰。
时间及地点:临时通知。
(二)个人项目
1、乒乓球比赛(男、女):
比赛规则:
抽签分组对抗赛;每局11分制,三局两胜。
时间及地点:临时通知。
2、斯诺克表演赛:
比赛规则:抽签分组一局对抗制;胜者进入下一轮。
时间:临时通知;地点:公司接待中心大厅
3、跳绳比赛(男、女):
比赛规则:抽签排序;2分钟起跳次数记成绩。
时间及地点:临时通知。
4、中国象棋个人对抗赛:
抽签组对淘汰;三局两胜制。
时间:临时通知;地点:公司三楼会议室。
5、女子60米托球比赛:
比赛规则:按抽签顺序淘汰赛。
时间:3月30日上午;地点:z大西校。
工作方案 篇7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校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师生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结合我校实际,举办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至13日,其中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二、指导思想 :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在校园内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古楼子学校的平安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
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安全事故。
四、活动原则:
教育性、科学性、普及性
五、宣传内容
1、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知识。重点宣传介绍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消防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等应急知识和流行性传染疾病预防知识。
2、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等。
六、活动安排:
(一)成立“防灾减灾”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左国然
副组长:高飞
组 员:武忠慧 刘金才 陈崇义 王永仁 于树海 王忠林 各班班主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使师生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意义,努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悬挂横幅“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安全事故”
2、国旗下讲话,政教处布置学校宣传周工作,号召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会生存,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召开教师会,学习20xx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文件精神,增强教职员工应急管理的能力。
4、各班出一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的黑板报。并通过发放告家长书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5、通过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在师生中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其中包括:汛期防汛、防洪、地震、防震、避震知识、农村砖房屋抗震知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常见事故现场救护知识宣传、天气灾害知识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及交通安全教育。
6、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学校安全小组对学校各个角落进行彻底地安全排查。
7、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实际演练,使师生了解和掌握灾害发生的逃生方法和应急手段,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突发时能做到科学自救、有序撤离。
活动结束后由学校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及时上报活动信息、上报总结材料。真正使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