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工作方案模板汇编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方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 篇1根据太原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清洁工程”意见的精神,以及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按照“体制、投入、管理、素质”齐头并进的思路,结合并清洁办11号《关于进一步引深“城乡清洁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关要求,我区就“城乡清洁工程”如何向小街巷、居民楼院、城中村等9个方面延伸,结合我区实际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如下意见:
一、实施综合整治解决小街巷脏乱差
1、在巩固主干线整治工作基础上,做好小街巷整治规划,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综合整治小街巷脏乱差。
2、摸清底数,拆除沿街违章建筑。建立便民市场,取缔沿街乱摆摊点。
3、加大宣传,规范居民物品堆放。加快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及时修复破损道路,方便居民生活。
4、落实上门入院入店收集垃圾工作,规范清扫保洁作业,提高服务质量,维护街巷整洁卫生。
5、强化门前责任制管理,规范门店经营行为。
二、加强居民自治,居民楼院管理纳入专业管理,改善居民楼院无人管理形成的脏乱差问题
一要扩大宣传。宣传部门、工、青、妇,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精神文明办公室,要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太原城”、“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文明从我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太原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等活动,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参与意识,真正形成全民参与城乡清洁卫生活动新局面。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实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真正掀起“美化家园,全区人民大行动”的热潮。
二要落实到街道社区,加强监管,加大投入。每个社区配备3名环卫监督员,每个社区一年补助3000元,对社区辖区内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实行全天候的监督检查。对驻地单位、物业管理及专业清运队进行检查督促。社区以物业为主管理,社区监督管理。无人管理的由各镇、办社区协调解决。
三、抓好“城中村”纳入城市化管理工作,切实改善“城中村”脏乱差现象
镇、办按规定设立市容环卫管理所,配备市容环卫管理人员4――5名,所长按事业单位标准执行,其余人员由镇办配备。镇、办必须组建清扫、清运的队伍,并配备4万元以下的小型装载机一辆,共需24万元,由区财政负担。配备福田清运车各一辆,由区环卫局配备。
每家每户在门前设置小型简易垃圾桶,农村道路按50米间距设置垃圾桶,清运车定时上门收集,运到各镇、办指定的垃圾转运场。全区共14座,使我区农村垃圾管理实行“村收、镇管、区处理”。
全区共建五座垃圾中转站,镇、办负责中转站建设的主体土建工程,市政府配置中转站压缩设备,切实缓解区域内垃圾清理压力。
四、加大投入,明确职责,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管理
我区城乡结合部乱倒垃圾现象非常严重,是“城乡清洁工程”整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对此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研,我区主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卫执法队伍的建设管理,监督体系,组建环卫执法中队,彻底解决城乡结合部脏乱问题。
五、强化卫生责任区制度管理,明确管理职责,搞好交通主干线环境卫生
全区城市道路主干道23条和出入口通道,实行机械化清扫、清洗、保洁一体化的作业方式。成立机械清扫公司,由环卫局管理,保证清扫经费,制定运行方案,运行经费按市环卫局测算标准,需610万元,严格实行两班制作业。规范清扫、清运、保洁作业,严格执行定人、定岗、定责的清扫保洁制度,提高作业标准,全面提高道路洁净度。
城市有便道的主干道和繁华街道、晋祠景区、蒙山景区每30米设置果皮箱一个,一般道路每50米设置一个,全区共需604个果皮箱(市环卫局配备),果皮箱由各镇办清扫队负责处理擦洗、保管、维护。
全区重点路段晋祠路、新晋祠路、古唐路、和平南路、西峪东街等定点定组,需设置垃圾桶1000个,经费60万元(由区政府负责)。各镇、办所建设的垃圾中转站、驻地单位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队全部清运,清运到指定地点,实行服务与收费相结合。除清扫车、清洁车外,购置垃圾压缩车1辆, 垃圾摆臂车10辆,费用200万元。集装箱15个,经费12万元。垃圾自卸车2辆。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容器化,并用垃圾密闭车收集。要定时、定点、定车辆、定人员。
建筑垃圾由环卫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建设单位,可在办理手续后。根据指定路线运输,并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六、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四化”建设步伐
农村、社区设市容环卫管理站,农村、社区以村界、地界划片管理,明确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以农村(社区)为单位管理,负责本辖区内的市容环卫工作。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要实行专人清扫、专人收集、专人清运。全区95个行政村,130175人。清扫人员按500人配备1员清扫工,需193人,每月200元,全年12个月,计46.32万元,由区政府列入经费预算,镇、办统一下拨各村管理。“城中村”全部纳入环卫管理,经费采用“三三制”形式,确保人员、经费和环卫设施的落实。不足部分由各镇、办村委会自行解决;清运车每村配置一台,共50台,由区政府统一购置;按1000人设置一座公厕,类别为三类,各村自行建设选址。
七、落实责任管理,提高河道管理水平
区域内共有九条边山河道,且处于城乡交汇处,河道脏乱差问题较为严重。且河道未经综合整治,河道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清洁工程开展以来,我区组织大量人力机械进行了集中清淤、清障、河道保洁等工程。为切实改变河道面貌,解决向河道内乱倒垃圾问题,我区采取了具体措施:1、建立河道专用车,对各河流专人管护。2、建立巡堤巡查制度,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巡查人员工资同河道清洁保洁程度挂钩,提高巡查人员责任感,巩固清理成果。
八、加强对门店的监管,落实门前责任制
沿街门店伸舌头经营、往屋外乱扫垃圾、随意张贴广告、门店管理薄弱是整治工作的又一难点和重点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区清洁办连续下发了文件,进一步加强对门店的管理,各镇办组织设立了“城乡清洁工程”市容环卫监督岗,门前监督员负责门前责任范围内保洁和对违规人员进行劝导教育。由行政执法队伍配合对乱扔乱吐的违法行为实行行政处罚。
九、进一步明确职责,抓好空中环境卫生管理
屋顶垃圾、破损广告、乱扯电线、乱挂物品、软体广告、树上塑料袋,已严重破坏了城市整体形象,为消除上述现象必须进一步明确职责,责任到部门、到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清除。
1、进一步按 ……此处隐藏13814个字……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首次建档原则上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村卫生室协助完成。更新档案可由镇、村医疗机构共同完成。
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时要照卫生部下发的《20xx版规范》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试行)》(卫办发〔20xx〕4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与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院管理、新农合等各有关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共用。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要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转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鼓励充分利用电子化健康档案等有关信息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
四、加强组织管理
(一)切实提高认识。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把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安排的相关补助资金挂钩。
(三)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案。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工作目标,发挥好技术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有关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长效制度,注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四)做好信息统计工作。要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20xx年农民健康档案统计基数暂以按照《20xx版规范》建立的农民健康档案份数予以统计。
五、全面做好20xx年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xx年是按照《20xx版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启动年,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0xx年10月)各镇(街道)要对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健康查体建档工作。
(二)开展全员培训。(20xx年10月20日-30日)对本单位及村卫生所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掌握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制定方案和工作制度。(20xx年10月25日前)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制定建立、使用、管理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和相关技术方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四)建立规范农民健康档案。(20xx年11月-12月)以镇(街道)为单位对各行政村开展农村居民健康调查,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查体,完成《20xx版规范》农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建档率以镇(街道)为单位达到95%以上,电子健康档案输入完成达到30%以上。
工作方案 篇10为了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我校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减负工作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减负不减质”作为减负工作实施的根本宗旨,为了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成立减负督导小组。
为使减负工作得到真正实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我校特别成立了学校减负督导小组。人员安排如下:
组长:刘文姗
副组长:张茂艳
组员:付丽春、李文侠、张玉晶、冯丽
二、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有的教师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学校就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上级文件及新课程教育理念,使教师自觉从三个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1.在思想上“负重”,即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局出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己任,以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学习生活为目的,使学生体味到成长中的快乐,使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扩大视野,看到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使学习融入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并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业务上“负重”,一丝不苟,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通过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果。
三、制定合理减负措施。
1、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作业总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不超一小时。不得用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来惩罚学生,否则按违纪一次处理。
2、各班一律不安排早自习,确保学生早晨的睡眠时间。课外活动、放学后的时间,任何学科教师不得随意占用讲课,否则按违纪一次处理。
3、各科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不得拖堂。拖堂一次按违纪一次处理。
4、各年级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任何学科不得给学生排名次。学生考试成绩应作为学生隐私不得在家长会和其他集体场合公布等等,发现一次按违纪一次处理。
5、音、体、美学科教师的课时不得自行转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否则按空堂处理。
6、各科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7、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的单元考试不超过4次,取消期中考试。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
8、教导处不定期地对学生减负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负担情况,反馈于教师,以便改进。
四、杜绝乱订教辅资料。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量的教学辅导资料涌现。我校减负督导小组要求学校、教导处和教师切实做到:不滥订复习资料、不向学生推荐各种用书。如有违规操作,一律严肃处理。
五、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我校遵照县教育局下发的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制定了我校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每天早上学生到校时间7:30—8:00,中午放学时间为11:30,中午到校时间分别是1:20—1:40和12:50—1:10,下午放学时间是4:10和3:10。学校政教处每天都要准时检查静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