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信函件 > 邀请函

个人邀请函

时间:2023-08-02 18:18:55
个人邀请函汇编6篇

个人邀请函汇编6篇

商务礼仪中有一项就是活动邀请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邀请函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想写邀请函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邀请函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邀请函 篇1

尊贵的XXXXX先生/女士:

***大会是XXX领域以及XXXX行业的一次盛会,也是一个中立和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它将引领软件人对中国软件产业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辨,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软件产业化发展。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XXXXXXX”,将围绕软件工程、信息系统、行业动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会议将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国内软件行业产、学、研最高水平的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有关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探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动态。

本届大会将于20xx年X月X日至_日在杭州举行。鉴于您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成果,大会组委会特邀请您来交流、探讨。如果您有演讲的题目请于__月__日前将您的演讲题目和详细摘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没有演讲题目和详细摘要的我们将难以安排会议发言,敬请谅解。另外,我们联系了酒店安排住宿(准四星),__月__日将在所在酒店设立接待处,如有需求请将您的行程和住宿要求等情况填写在附表中,于__月__日前通过电子邮件返馈回组委会。为了与全国高校管理学院从事信息化教学的老师们针对上述问题共享我们的经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将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在11月9日召开“高校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信息化人才”的大型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提供一个高校教师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充分交流的场所,使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探索校企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的途径,并通过聆听企业的心声来获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使高校与企业悉知各自所应扮演的角色,从而为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此邀请,真诚地期待您的光临!

个人邀请函 篇2

尊敬的xxx教授: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 交流彼此研究成果,我所决定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5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办x x省第三届教育发展与研究理论报告会,恭请您就我省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如愿之时,不胜感谢!

此致

敬礼

  xx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xx年X月x日

个人邀请函 篇3

不收费,不退稿,均发给优秀作品证书,展览过后选出优秀作品200幅印制成册,免费寄给每位入选作品的作者。来稿请写明作者具体地址,以备寄《20xx年中华书画展优秀作品集》。 内容要求:积极进步,健康向上

尺寸要求:六尺整张及以下

作品请寄:

中华书画院王智

邮编:355000联系电话:

截稿日期:XXX年11月30日(以收到日期为准)

还望书画界朋友们不吝赐大作,重在会友,重在交流,以后每年举行一次。

  邀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个人邀请函 篇4

尊敬的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单位将于__年__月__日在________地,举办___________活动,特邀您参加,谢谢。

  _________单位

  __年__月__日

  20xx年XX月XX日

个人邀请函 篇5

尊敬的朋友们:

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一个西洋古典音乐的演奏者,在中国和北美各渡30余年,我即将退休。

今天我荣幸地受到我的母校的邀请,将于6月10号晚七点,与中央音乐学院的乐队合作演出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夫耶夫的大提琴交响协奏曲,这首作品几乎是作曲家生前的最后一部他想完成的作品。它在大提琴经典曲目中曾被广泛地公认为最难上的20世纪高峰。

我热爱这部作品是被他的戏剧性和绝无多得的优美旋律所深深感动,我感觉到他是在诉说他压在心底里一生的复杂经历的各种感受,而我似乎也在每天与他分享这些酸甜苦辣 自从1960年我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录取后,在长达19年的动荡年代里,我从一个无知的小学生成长成音乐学院的教师,这所学校是我的职业生命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国外30多年,我一直有个奢侈的梦想:总有一天我要回到学校的那个经历过翻天覆地的舞台演出一次,它是我心目中最难上的舞台。

6月10号应该是我第一次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个舞台上的公演。

我虽然不是这所学院的最成功的`校友,但我还是想用我的劳动来为我的母校证明她的成功。

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你们来为我宣传和评论一次,我也希望我的老师同学和军垦的战友来参加这次活动。

我真诚地感谢xx-x教授和xx-x院长给我的这次难得的机会。

xx-x

个人邀请函 篇6

先生/女士:

20xx年3月两岸四地的部分诗人与评论家在珠海参加“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期间,由与会专家发起并由谢冕、屠岸作为召集人,设立了当代诗学论坛这一学术机制。20xx年5月在澳门举办了第二届当代诗论坛。如今,中国新诗在新世纪即将走完十年的路程。为了总结新世纪十年两岸四地中国新诗创作与理论的经验,拓展学术空间,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以推动两岸四地中国新诗创作与理论的深入发展与繁荣,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拟于20xx年6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鉴于您在中国新诗研究领域的成就与影响,特邀您与会。现将有关事宜函告如下:

一、会议地点:北京竹园宾馆(地理位置图见附件)

二、会议时间:20xx年6月26日-27日(外地代表可于25日报到,28日离会)

三、会议议题:

1、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态势剖析。

2、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理论批评研究。

3、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重要诗人研究。

4、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比较研究。

5、两岸四地新诗史写作比较研究。

四、费用:

与会代表会议期间的住宿、饮食、会务等费用由主办单位负责,往返旅费请自理。

五、论文:

我们拟在会前编辑本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在会上印发。请您把已准备好的论文,最迟于

20xx年5月底前用电子邮件发至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马富丽处。提交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论文,请按规范格式书写并附注参考文献。

六、回执:

由于安排客房及筹备会务的需要,先生若能与会,请立即将会议回执寄至或用电子信箱发至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马富丽处。若不能与会,也请尽快通知我们。 联 系 人:马富丽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83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89

电话:010-68907663转801,13811439927

电子邮箱:#url#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20xx年3月22日

《个人邀请函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