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信函件 > 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3-08-20 16:10:14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建议书,建议书是人们发表意见,提供建议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建议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项目建议书,欢迎大家分享。

项目建议书1

一、总论

1、项目名称:xx镇生态旅游养老项目

2、项目单位概况:旌阳区xx镇,幅员面积79。53平方公里,人口2。66万人,美丽的旌城后花园,城市的绿肺,天然的氧吧,森林覆盖率47 %以上,景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触手可及的乐活小镇。青山、绿水,沿山生态旅游带,八十平方公里天然氧吧任您驰骋;美丽的凯江河畔让您美不胜收;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赏花节更是热闹非凡。

3、项目拟建地点:旌阳区xx镇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以双东的优良生态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及政策规划打造一个旅游休闲区、文化古迹观光、城郊休闲养老的生态乐活小镇。

5、项目建设年限:1——3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xx镇地处德阳市旌阳区东北部深丘,东与中江县瓦店乡、青市乡接壤,南靠旌阳区新中镇,西邻旌阳区东湖乡,北同旌阳区黄许镇、罗江县蟠龙镇相连。是农村综合改革由原xx镇与通江镇整体合并而成的丘陵农业大镇,龙凤村8组200多亩的杏花,龙凤村8组、翻身村4组、东美村5组100多亩的李花,翻身村3、4、8、12、13组的700多亩梨花,大柏村6、8、9组200多亩的桃花,已初步形成了沿德(阳)通(江)公路呈梯次的果林观光带,一到春天,百花争妍,与其他镇相比,xx镇具备了独特的生态资源。

2、xx镇位于德阳城区东北面,这里是整个德阳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域,根据德阳市新一轮规划,东山沿线以及其东部地区,是城市生态居住的最佳地点,城市生态居住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要地。德阳市正在规化和待建的华强沟水库,拟投资10个亿,容量4700平方,引进人民渠的优质水源,不仅为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扩张德阳市提供应用水源,也为德阳、特别是水库所在地双东提高了空气质量,优化了自然生态环境。双东,作为德阳城区二十分钟车程的近郊生态小镇,镇内现有100多亩李花、700多亩梨花,200多亩的桃花,已初步形成了沿德(阳)通(江)公路呈梯次的果林观光带,一到春天,百花争妍,与其他镇相比,xx镇具备了独特的生态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具有城区所不能比拟的宜居条件和休闲条件。

3、xx镇虽然远离了108国道及成绵高速公路,但与规划中的二环相邻,远期发展前景可观。现有交通条件十分通畅,随城市交通环线的不断扩张,双东就是德阳的后花园。

4、双东有丰富的地文景观,美女裸晒山(美女晒)有上百年历史, 有 山体像乌龟乌龟山,还有绵延300多米的蛮人洞(曾是蛮人居注休闲洞);有川祖庙、福圣庵、美女庙、玉佛寺(玉佛寺经佛教协会批准的佛教胜地,规划占地150亩)、东汉崖墓、古津渡、古驿道、古寺庙及张献忠屯兵遗址等历史遗址遗迹。一年一度为期两周的民俗文化赏花节、民歌对唱吸引无数游客参观。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 在xx镇建设集种植生产、包装、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集生态农业观光、自然养生休闲、生态游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基地;集生态居注精致生活为一体的郊区化养老居家基地;集产业交易、商贸投资、商务活动为一体的和谐财富基地。

2、 旌阳区逍遥谷沿山旅游经济带基础设施:依靠沿山路、凯江河、交通干线“工”字型生态旅游产业带继续打造50里生态长廊。引进天然水源,用于灌溉、养殖水源。

3、 社区分为养老居住区、生活服务区、健康活动区和养老院四个部分,其中养老居住区分为田园型养老区、陪护型养老区、家居型养老区、自助型养老区和集中型养老区等五种类,户型分为60平方米~150平方米不等,充分满足各类目标顾客群的需求。除此之外,生活服务区还设有生态种植基地、康乐中心、小型超市等商业设施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

4、 打造凯江旅游生态园区:主要依山而建,修建农家乐10余个,附带休闲场所数个。能接待假日闲暇,友人相约,家人团聚;在休憩中,或品一杯绿茶,或小酌畅饮,体会着田园风光,蓦然回首,欣赏屏山绿障,其中妙处自然不可言喻。扩大鱼塘,设休闲垂钓区。完善景点建设和农家乐休闲娱乐区,为景点导入文化内涵,使项目区提档升级。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生态旅游观光区共计1830万,其中:

1) 山场整治、道路、开梯、护坡 1000万

2) 水上栈桥2座10万

3) 凉亭5个20万

4) 餐饮食宿用房500万

5) 餐饮食宿设施100万

6) 景观和建筑小品100万

7) 照明、绿化、给排水、停车尝消防等100万

2、养老公寓 7000万,周边配套3700万,共计10700万元

其中:

1) 土地成本 4000万

2) 建安工程成本2000万

3) 老年公寓建设:2200万

4) 生活服务区建设:1800万

5) 健康活动区建设:400万

6) 辅助及公用工程项目300万

3、项目总投资:12530万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为主

2、独资

3、合资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本项目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

2、生态旅游项目收入:

1) 固定收入:每年接待5万人,按人均消费200元计算,共计收入100万元。

2) 间接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而且使人们休闲、养老有了一个好去处,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更是难以估算。

(二)社会效益

1、对国家产业的促进

发展生态旅游业和老年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政企联动对产业链进行强力整合,将会为我国老年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2、对区域经济的利好

将会为地方政府创造高额税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多种业态的进驻,将会消化剩余劳动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加速区域特色产业的集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区域整体建设和产业发展。

3、项目的实施对当地老龄社会福利事业的影响

围绕老龄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切实加强老龄工作,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老年服务业,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加老年福利设施,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此处隐藏28295个字……全能承担项目的建设任务和必须的运营管理能力,该公司现有正大生猪标准化流程养殖设施(6栋36间),基础母猪120头,育肥猪200头,年出栏3000头,年经济收入达80多万。

(七)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宁县畜牧兽医局

(八) 技术负责人:付耀坤(高级畜牧兽医师)

(九) 项目编写人:朱海锋、郑博文

(十) 实施单位: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

(十一) 实施期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 (十二) 建设目标及规模:

1、 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全县在“发展牛产业、突破羊产业、巩固猪产业、饲草配套开发”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早胜牛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使牛产业迅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范县”、 “甘肃省牛羊先进县”称号。为保障牛产业健康安全发展,带动农村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减少养殖风险,增加经济收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合理化利用,减少浪费,村民每年收获农作物后积存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少部分用于取暖,做饭,大部分堆摞成山,焚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存在隐患,同时不能更好的利用,变成“农业垃圾”,造成浪费。更具现代农业要求,以及畜牧业对大型草食畜大力推广,在村子新建肉牛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也能示范带动周边村民改变产业结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养牛,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而通过养殖实现经济收入。

2、 建设规模:项目利用老庄基及山坡荒地还田,总占

地面积36亩,其中设施占地26亩,饲草用地10亩。办公场地60平方米、建防疫消毒室2间40平方米、医疗室1间20平方米、职工宿舍10间、标准化牛舍3排、配套运动场200平方米、干草棚3间、青贮池一个、大型电子磅一台、大型揉丝机2台、大型粉草机1台、机井一眼、压设供水管道500米、粪污沼气池一座785平方米。引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种牛40头,存栏达到150头,年育肥出栏500头。

(十三)投资概算:项目概算总投资298.0837万元,其中申请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5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150万。 (十四)经济效益:项目投入正常运营后年利润总额70.256万元,投资利税率46%,投资利润率34%。(十五)项目法人:朱海锋

二、 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及养牛业发展现状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庆阳地区南部、属于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位于东经107°40′—108°34 ′,北纬35°15′—35°52′,海拔886—1687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年均气温9℃,年日照总时数2448小时,无霜期126—150天,年均降雨量574毫米。全县共辖10乡8镇、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4.7万,其中农业人口50.5万。总土地面积2653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林地96万亩,草地158万亩(包括人工草场22万亩)。境内饲草

资源丰富,群众素有从事肉牛养殖的习惯,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并荣获“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范县”、“甘肃省牛羊生产先进县”称号。2013年年底,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0.1万头、93.9万只和84.2万头,全年肉蛋奶总产6.8万吨,实现牧业产值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1%,其中牧业人均纯收入210元,占16.5%。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产小麦、玉米、高梁以及糜谷、马铃薯、油菜、豆类等,年粮食总产2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产量25万吨,紫花苜蓿是本县传统的栽培牧草。县域土地宽广,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牛业的良好自然条件。2011年全县牛存栏15万头,出栏9万头,出栏率60%,牛肉产量9126吨,养牛纯收入7200万元。

三、 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宁县宝吉养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良种猪繁育、育肥、销售等业务,占地40亩,已完成投资400万,现有办公用房10间,正大生猪标准化流程养殖设施(6栋36间6000平方米),饲料库房5间,拥有饲料加工机组2套,基础母猪120头,仔猪200头,育肥猪400头,年出栏3000头,年经济收入达80多万。

四、养殖品种与养殖前景分析

我国现有禽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肉鸽、鹌鹑、乌骨鸡、野鸭等。

其中很多品种已经成为大众离不开的保健食品,必将平稳发展。作为新的食品源,发展前景看好,市场强劲,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比较适宜把握住有利时机,进行产业化养殖。

五、国家对养殖业的政策支持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科研报告编制提纲》;2、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3、内蒙古地区旗(县、市)“十五”经济建设规划;4、新巴尔虎右旗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的相关政策。

2、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草”、“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农牧区基础建设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3、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都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巴尔虎右旗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确定了全面推动新型、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目标,农村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养殖业势在必行。本项目由此而生,该项目也必将对达石莫镇养殖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项目初步拟定以达石莫形成基地加农牧户的联合养殖格局。这将对达石

莫的广大农牧民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治沙防沙、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养殖基地”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六、养殖项目综合评价

1、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牧区养殖业具有示范作用,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养殖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牧户饲养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

2、达石莫镇有着广阔的水面资源和庞大的畜牧养殖基地,养殖市场一开始投入运营,已具有很好基础。

3、我们企业所经营的养殖业相比传统畜牧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养殖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

4、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养殖项目的建设,禽种质量的改善,育肥出栏加快,销售利润大幅增长,将直接带动达石莫镇及周边农牧民增加收入。

5、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达石莫镇位于西旗东北,草场逐年退化,十年九旱,扬沙天气频发。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一是尽快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随着农村特区经济不断发展,改造沙漠,推动生态建设,恢复草场植被,给子孙后代留下“山川秀美”的草原。

《项目建议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