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启事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17 14:02:08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精选9篇)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精选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征友启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着”等7个生字。学习新部首弓字旁、走之儿和戈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知道小牛的两张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4、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商讨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诵读课文,使学生学会如何交友、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

教学难点及突破:让学生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动物头饰、写有两张启事内容的文字片。

学生预习课文。学生每人一套生字卡片、一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直接导入

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小牛是用什么办法找朋友的?(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2、质疑

师:通过预习,把你懂得的问题提出来考考大家。(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把有价值的问题特别强调,如:征友是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能解决?读书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小伙伴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都觉得难读的句子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的问题)

4、示范读

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

三、再读课文识生字

1、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生字。

2、分小组合作识字,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

3、分小组读生字卡片,丰富词汇。(卡片上拼音带字,组多个词)

4、请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5、抽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张、迎、或”,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特别注意戈字旁的讲解。

2、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说说怎样写才好看。如:哪一画应该写长点,哪一画应该舒展些,哪一画靠近竖中线等。

3、描红。

4、示范写。

5、临写。

6、练习、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出示相应的卡片,看谁出得又快又准。然后再请一个孩子教读。

2、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牛想找

朋友,它贴出了征友启事。(引出课题)那它贴出了几张征友启事?(两张)教师出示小牛的两张启事。

二、品读感悟

1、请孩子们先自己小声读一读这两张启事,然后指名读。请其他孩子评一评。

2、在书上用波浪线画出两张启事的不同之处,请人到黑板演示。同桌互相说说不同之处的意思。然后请人在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孩子理解“谁能做到”和“谁能做到其中一点”,体会“或者”的意思。)再分男女生读这两张启事。

3、请孩子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出过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请人读一读答案(第三段),再请人来评一评。小组表演读。孩子带着头饰表演读,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读书、表演,在具体的情景中感悟小动物们渴望交到朋友的兴奋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兴奋的跑过去,又摇着头走了”。请小组在全班表演读。指名说说,如果你是这些小动物,当你摇着头离开时,你会说些什么?

4、师:小牛没找到朋友就去找老牛,它对老牛说了些什么呢?它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名说说。讨论:你在什么时候会对别人诉苦?引导孩子体会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时的伤心、失望、难过心情。(4、5自然段的学习)

(1)同桌互读,体会小牛心情。

(2)师生齐读。

5、师:于是小牛又贴出了第二张启事。这次它找到朋友了吗?小牛和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8—13自然段的学习)

(1)让孩子们说一说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高兴事,演一演当时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孩子们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和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

(2)小组内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读。学生评价。

(4)戴着头饰表演读。

5、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师引导:为什么小牛开始一个朋友也没找到,后来就有了许多朋友?(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别人的爱好,那么一定能交到许多好朋友。

6、师生一起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读整篇课文,再整体感悟。

三、拓展延伸

你也来写一张征友启事。(先分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动笔写)教师指导一下格式。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

教学反思

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因而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孩子们的朗读训练,我将教学中的朗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受、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在指导孩子们读小牛向老牛诉苦这一段的时候,开始他们总是读不好,后来我问:“你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去找别人诉苦?”他们有的说:“在遇到难题时会抱怨诉苦。”有的说:“别人欺负我时我会诉苦。”有的说:“我受委屈时想诉苦。”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全是他们亲身经历,切身感受过的事情。这时我再让他们读,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皱着眉头读的,他们自然而然的就读出了小牛那种伤心、失望的心情。在后来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后高兴地和小牛交朋友时有许多对话,需要带着高兴的感情来读。我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我告诉他们:“上次诗歌朗诵比赛我们得了第一名。”(这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听了后立刻欢呼、跳跃起来。这时我引导他们读这一部分时,他们个个都是满脸微笑,神采飞扬的。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2

本课是一篇童话,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 ……此处隐藏5853个字……“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8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1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

当故事发展到贴出第一则征友启事后,我对文本进行了升华,让学生想象:“假如我是___(山羊、马驹、猎狗、花猫),当我摇着头离开时,我会对小牛说___”。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第一则征友启事贴出后,小牛没有交到朋友,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交朋友时不能对朋友的要求太高。当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通过反复分角色朗读动物们对小牛说的话,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 “好”与“不好”的两则征友启事造成不同后果的难点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在边学习语言,边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三、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看插图,体会小牛的心情。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后,我趁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学生学会了用上“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一点…”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9

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他贴出一张征友启事,上面写道:

“我是小牛。我想找个朋友,希望他能和我朝夕相处,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

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大伙儿就争着去看。可是,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走来,又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他闷闷不乐。

“唉,世界这么大,怎么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小牛向老牛诉苦。

老牛听完小牛的话,笑着教给他一个办法。

第二天,小牛又贴出一张征友启事:

“我是小牛。我想找个朋友,希望他能陪我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晒太阳,或者一起学耕田。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

新的征友启事刚一贴出,牛棚前就热闹起来。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

山羊说:“让我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让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让我陪你来晒太阳!”

马驹说:“让我伴你学习耕田!”

不一会儿,小牛就有了许多新朋友。他兴高采烈地和大家玩儿起来。

学习目标

1、会认“征、启”等12个生字。会写“言、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学习重难点

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生字花瓣,小动物头饰

教导过程

一、关注经验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日常生活中,老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咱们一起来聊聊朋友这个话题,好吗?(自由说)

师: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

3、读题质疑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征友什么意思?启事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征朋友?它想征什么样的朋友?谁成为了它的朋友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就能解决问题!读书时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让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顺。小组内交流,对学生普遍感到难读的地方,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提出的问题。)

4、师范读

①圈画生字。

②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时,要提醒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如:比一比,看谁最会听,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

三、再读课文巧识生字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圈画出的生字。

2、出示生字词语:启事、征友、陪同、耕田、联系、猎狗、兴奋、或者、语言、牛栏、团长。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

①出示生字(可写在花瓣上):征、启、陪、耕、联、猎、奋、或、者、言、栏、团。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②自由认读,开火车读。

③摘花游戏。

(请一名同学上台“摘花”,摘下后,组词。若读得正确,下面的同学举起手中相应的字卡,跟读。例:台上的同学摘下“联”,高高举起:联,联欢的联,台下的同学举起字卡“联”,跟读两遍。)

《《征友启事》教学反思(精选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