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六年级语文《月光曲》的说课稿(通用5篇)1【说教材】
《月光曲》是选自语文注提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意境美、情感美,极富感染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艺术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引导学生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乐曲的意境。
2、教学难点:根据乐曲的旋律,了解乐曲 ……此处隐藏7942个字……暗线。这条文脉由盲姑娘的感情发展(对听演奏的渴望——听了演奏的满足——知道是贝多芬的喜出望外——聆听《月光曲》的幸福)和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对兄妹俩的同情——遇到知音的激动——用《月光曲》抒发情感)交织而成的。教师的每一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始终紧扣行文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赞美贝多芬热爱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情感,水到渠成,中心明确。
三、师生共同用“心”感悟作品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注重于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舍弃繁琐、机械的分析、解释。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就是意境美——环境是美的,人的外表是美的,人的心灵是美的,而音乐则是美的极至,所以,学生无论从中感悟到什么都是在与作者直接对话,都是有价值的情感体验。于是,王老师把一大篇文章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用“心”感悟,不给具体问题,不做任何限制,不要统一答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考、想象、表达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表达的是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些体验远比我们讲出来、问出来的要深广得多);教师则是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地做引导——引导读书,引导思考……
四、教师用“心”与学生交流
我们看到,这节课上,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是那么和谐、自然、愉悦,这源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滔滔不绝”的“教师”,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师生共同研究、商量、交流的氛围中完成的。在这种氛围中,由师生交流创造的语文学习资源已远远超出教材本身;在这种氛围中,师生所感受到的审美愉悦与生命欲望已远远超过文本的局限。文学作品是“个性化产物”,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月光曲》一课教学留给学生的正是可以自由地展示个性、爱好、思想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