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科技馆》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科技馆》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科技馆》的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主要手段如下。
1、创设有效的情境串,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中我创设了知识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一系列的情境串,为学生提供了及兴趣性、知识性与一体的课堂氛围。判断情境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所创设的情境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所以在创设情境中,我注重给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只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数学才是成功的数学。课堂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拥有自主发展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合作学习。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评意识。
评价的激励作用,矫正作用,在本节课中得以体现,我的评价力求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能使学生更主动的发挥自己的学习浅能。
不足之处,书中的一道练习题,“在四天内完成”,一个“内”字,答案变的不唯一,教师在这个方面预设不够,教师今后应加以注意。
《参观科技馆》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因此,在备课时,我主要围绕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样化进行设计。先是出示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上。
听了师傅张老师的这节课后 ,我对她上的课进行了好好的学习,找出了之前备课的误区,并借用了师傅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这节课的教学。对这二节课对比并如下反思:
1、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在备课时,我重点放在了计算方法的教学上,忽视了北师大版教材中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计算方法。我只是单纯的将教学情境出示,接着就是纯粹的计算教学。而第二次上课,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环节: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题目:同学们去青少年宫参观。80人乘2辆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在学生列出了80÷2时,追问:你为什么要怎么列?在学生回答时,抽象了数学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计算。之后让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和算理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了计算方法。然后改变信息,60人乘2辆车,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这又是对学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学生理解了第一次的问题,抽象了数学模型,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就比较的简单和容易了。
2、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小树有多少棵》时,我只是单纯的在教学生怎样计算,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的计算,只是机械地进行着计算。而这个课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复追问:为什么要在末尾添1个“0”?而不是添2个“0”啊? 通过小棒的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中,或许很多老师认为这种方法是最简单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学中只教这种方法,忽视了其他的计算方法。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种思路是“860里有8个十,把8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十,即40。
4、适时抓住学生的回答,为下面的计算做下伏笔。
出示600÷2时,有学生说到因为60÷2=30,所以600÷2=300。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生了什么变化。虽然学生只能用自己的话而不能用数学语言说出规律,但是通过引导聪明的孩子还是能理解的:当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的道理。就这样在学生汇报算法的同时,让试一试第二题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鸟。